陶思明
曾經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某國營農場一個經營片區一直是鳥類主要棲息覓食地之一,但自農場發展塑料大棚設施農業后,鳥類不去了,都就近轉移到另外一個棲息覓食地,使其壓力陡增,保護區擔心鳥類的適宜生境在減少。這是可以理解的,塑料大棚在鳥的眼中可能比城市水泥森林還可怕,落不下去,落下去也沒有立足之地,更沒有什么可吃的,有的鳥在全新環境中犯迷糊,以致不小心鉆進塑料大棚,結果出不來了。
現在,又有高于設施農業的新形式——漁光一體化產業,就是水中養魚,水面建光伏電站,因為和減污降碳國家大目標掛鉤,發展很快,規??瓷先ザ己艽螅梢哉f養殖水面密密麻麻都是光伏板,水生態系統不見了天日。站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角度看問題,這種漁光一體化產業的普遍化、規?;l展,會不會壓縮和改變一些野生生物的適宜生境呢?
一是水鳥多的地方,漁業水域同時也是水鳥棲息覓食的好去處。盡管鳥類吃養殖水體中的魚,和其經濟產出有矛盾,但歷史就是這樣過來的,野生動物和人爭食,也可能是人和自然和諧的一種表現形式。人當然會采取措施,譬如稻草人嚇唬、直接驅趕等,但不可能徹底禁絕,鳥還是可以吃到食物的。這和糧食生產中減少野生動物損害是一樣的道理,要防范,但不可能一點都不讓吃。過去吃了就吃了,現在因為有個均等化負擔保護成本的問題,國家對野生動物損害嚴重的有賠償政策。而養殖水面有了光伏電站后,水鳥就完全被擋在了外面,本來大地日新月異,到處都是鳥類的禁區,再喪失漁業水體,其適宜生境又被顯著壓縮,少了一大塊。
二是漁業水域也有過往常規經營中,陽光自然照射形成的適宜水生生物繁衍生息的水溫,大量初級生產者如浮游生物和各種水草需要的陽光,還有水面微風佛過泛起的漣漪小生境和水的流動等。但有了光伏電站遮擋陽光、近水面隔離上空后,這一切都改變了,能量獲取和自然節律嚴重受控,水生態系統的適應性如何,水生生物生境會變得更好還是更糟,特別是初級生產者的變化直接關系到漁獲物的產量、品質,這也是養殖水體的生命線。
未看到大規模發展漁光一體化產業以來這方面情況的報道,如果沒有注意到或認為不是個問題的話,建議能做一些監測研究。如發現對漁業水域生態系統和一些野生生物確實有影響的話,完全可以做必要改進,使漁光一體化產業中光伏電站的發展和布設,能兼顧到水生態系統、水生生物和水鳥的需要,基本保持生境的良好性。這也就是在發展中保護了,含金量還是很高的。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