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白鱀豚的持續科考很有意義嗎?
陶思明(2017.5.15)
據澎湃新聞(后附),2017年05月14日綠發會白鱀豚科考隊在長江蕪湖段“中華白鱀豚保護地”目擊、拍攝、記錄到兩頭疑似白鱀豚,應該是大快人心的喜事。不過我仍希望各方面能夠全身心投入人類活動威脅管控工作,在顯著改善以白鱀豚為代表的長江水生生物生存環境上多下功夫。而類似這樣只針對自然狀況的科考工作,雖然因為“自然”不能表示歡迎與否,我們想做就做,比較容易做,但它不與管控人類活動威脅掛鉤,甚至本身也是更直接的威脅,前人已經做了幾十年,再多做何益?
說這項科考很有意義嗎?以我之見,白鱀豚本來就是長江物種,看見與沒有看見它都在長江,如果真滅絕了,考察不能把“沒有”變成“有”;雖然幾年來有功能性滅絕的說法,但此說本身就表明白鱀豚沒有滅絕,如果考察看到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但沒有看到也不能說沒有啊;這幾年來不斷有公眾隨機看到,“這看到”和“那看到”有什么不同,為什么非要再行持續科考;就算大家都沒有看到,長江不是照樣要保護嗎,難道沒有白鱀豚就不保護長江了,或者另有保護策略;說要通過科考喚起社會對保護的關注和重視,難道現在國家還不重視嗎,社會還不關注嗎,還停留在保護初期嗎;考察是進一步掌握自然背景的需要?那請問還有啥背景不清楚,影響到保護不能實施;說科考是具體的保護活動嗎,當然不是,第一次、第二次也許能服務于保護,問問科考過的人,這項考察是多么的重復又重復,一百次后還需要嗎,當然不需要,本身不是保護,也不服務于保護┄┄那意義究竟何在?
中國人多,大家也都關心長江水生生物的保護,都想出把力,但關鍵是要以管控減免人類活動威脅為工作方向。如果都想去考察、去發現、去告訴世人我看到了,那十萬分之一的人來一次,和生產性威脅疊加,對長江、對白鱀豚就是毀滅性災難。因為長江上生產性人類活動威脅已經很多很多,保護就是要千方百計降低威脅,但此類科考沒有具體地減少挖砂、排污、航運、水工、捕撈等等任何一項人類活動威脅,相反增加了船只和人員,特別是抵近搜索等,顯然威脅不減反增,保護對象從中能得到什么好處,效益何在?如果大家都這熱衷于這樣搞“保護”,祈求收獲保護成效,行嗎?顯然不行。
中國綠發會以其之“綠”,在保護上應該為人師表,致力于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質性保護工作,扎扎實實幫助長江水生生物解決制約其可持續生存發展的一系列具體問題,埋頭苦干一二十年,然后再看回報也不晚。屆時,也許不用勞神組織進行專門的科考,就能比較容易的看到白鱀豚。
所以,還是建議中國綠發會立即停止對白鱀豚的持續科考,停止10萬元獎金鼓勵公眾尋找白鱀豚的活動,解散白鱀豚尋證科考工作組,而把注意力轉向管控減免人類活動威脅方面,確保自然對象物實質受益。
同時,建議主管部門盡快制定出臺辦法,對冠以“保護”名目的各種涉長江這考察那考察、這科考那科考活動嚴加管理,也許十年二十年粗略調查一次足矣,據以防止各路大軍以考察代替保護、巧取豪奪,把“保護”變成更直接的威脅。
附:白鱀豚疑似重現長江 已“功能性滅絕”十年
2017年05月14日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中華白鱀豚功能性滅絕十年后疑似重現長江,科考隊稱拍到兩頭
已功能性滅絕十年的白鱀豚今日疑似在長江中出現。
5月14日早上9:53,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綠發會”)官方微博發消息稱,14日早晨6:30,綠發會白鱀豚科考隊在長江蕪湖段“中華白鱀豚保護地”目擊、拍攝、記錄到兩頭疑似白鱀豚。
本文圖片均為@中國綠發會圖
14日中午12:20,中國綠發會官微再發消息稱,科考隊顧問華元渝對這兩頭白鱀豚的出現作出認定,甚至直接使用了“我看了,絕對是”的表述,隨后又表示“圖象很清晰!無須開會、可以發布。若有異議視頻為證。” 資料顯示,華元渝曾是武漢中科院水生所的教授,長期關注白鱀豚的生存狀態。
截至記者發稿,尚未有其他淡水豚專家對綠發會的該發現作出其他認定。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白鱀豚于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滅絕,與江豚一樣,是長江中的淡水鯨類。專家指出,功能性滅絕與完全滅絕不同,不排除長江里還有少量個體生存。
事實上,白鱀豚功能性滅絕后,曾有多次媒體報道出現疑似白鱀豚,卻始終沒有確鑿證據。
14日中午,中國綠發會白暨豚科考隊工作組工作人員蘇菲向澎湃新聞還原了整個發現過程:5月14日上午五點五十八分,科考隊開啟了考察取證工作。起初,科考隊員發現了江豚越出江面的情景,隨即攝像拍照跟隨江豚“而上”,隨著江豚兩三個,四五個一群的情景多次出現,科考隊員當機立斷的登上小型快艇,貼近拍攝。
六點十幾分,在經度:118.0751180,緯度:31.2167990,三次發現、看到“白鱀豚”拱型越出水面并露出鰭背的情景,由于所在位置接近長江主航道,且豚的群體也向主航道駛近,科考隊員擔心驚擾豚群,以及主航道大輪船給豚群帶來傷害,科考隊小艇立即返回出發點。
據中科院水生所博士郝玉江介紹,白鱀豚體色青白,有背鰭,有一個長長的吻,體型要明顯大于江豚,體態優雅。
蘇菲也表示,長嘴和背鰭是白鱀豚的特征。臉頰至胸腹部是白色,但是受陽光反射或逆光影響,背部顏色看上去不一定是白的或者灰色的,也可能是黑的、棕色的,“白鱀豚出水是長吻先出水,接下來是背部、背鰭,每次出水,背鰭必定會露一下。出水動作優雅瀟灑,非常溫柔。白鱀豚個頭明顯大于江豚。”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