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農大濕地使者聯盟隊員共繪望魚海子濕地綠地圖
本報訊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濕地使者聯盟隊員,圓滿完成了2010年濕地使者行動第一階段為期7天的高疊洞瀑布地區體驗考察活動。
2010年6月12日,經過世界自然基金會8名評委嚴格篩選出的20支中標隊伍中,四川農業大學以“共繪望魚海子濕地綠地圖(GreenMap),守衛生態雅安天然之腎”主題活動從85支隊伍中脫穎而出,西南地區中標高校僅有重慶大學、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雅安市望魚海子山高山濕地是雅安最大的生態濕地,位于雅安市雨城區望魚鄉與晏場鎮境內,海拔1300多米,濕地面積超過1000余畝。望魚海子山高山濕地2004年才被發現確認,在雅安市內有這樣一塊名副其實的原生態高山濕地實屬罕見,立即引起了社會的關注。
高跌洞瀑布作為今年濕地使者行動繪制綠地圖的區域之一,該隊隊員3次深入到高疊洞第三道瀑布體驗濕地之美,在高跌洞瀑布完成了GPS航跡繪制路線、動物資源、植物資源方面的考察,發現了大量的珍稀動、植物,鳥類觀察到紅嘴相思鳥、褐河烏,發現中華蟾蜍、黑斑蛙、綠臭蛙、大綠臭蛙、赤練蛇、玉斑錦蛇、屎殼郎等,植物方面發現該區域植物至少囊括26個大科,分別為莎草科、禾本科、蘭科、百合科、菊科、忍冬科、玄參科、唇形科、杜鵑花科、薔薇科、虎耳草科等,植物資源種類多,資源豐富。
2010年是國際生物多樣性年,今年的世界濕地日主題也被定義為“濕地、生物多樣性和氣候變化”。作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濕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物種基因庫”。由國家林業局濕地保護管理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及國際濕地公約秘書處(RAMSAR)聯合主辦的2010年濕地使者行動主題為“綠地圖詮釋濕地之美”。
據了解,四川農業大學濕地使者聯盟隊員對植物標本進行了采集制作,不僅為綠地圖的制作收集了大量的素材,還為高疊洞地區的開發與保護提供了資料。隨后,四川農業大學濕地使者聯盟還將到望魚海子山高山濕地開展活動,最終制作完成的綠地圖將有機會送至上海世博會參展。(實習記者 胡志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