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綠會研究室收到志愿者消息,反映武漢東湖風景區出動無人機噴灑藥劑來治理藍藻。
東湖湖面。圖源/志愿者
武漢東湖風景名勝區風景秀麗,水天一色,古來遷客騷人吟詩作賦,現在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城中湖。武漢東湖素來以生態宜人著稱,80年代以前水生生態極其壯觀,盛產各種魚類和幾十種水生植物,每年秋冬季節,大量的鸕鶿沙鷗等候鳥云集,雁陣接天,蔚為壯觀。
據志愿者消息,上世紀90年代,由于東湖周邊單位的生活廢水未經處理直排東湖,導致湖水水質惡化,在湖邊行走時,可以見到死魚和渾濁散發異味的水體。2000年以后,隨著武漢市政污水管網的逐步建立和雨污分離效應,入湖水質得到徹底改善,東湖水體逐漸清澈起來。2010年以后,東湖的整體環境得到了質的改變,水天一色,沙鷗云集、魚翔淺底的景觀再度出現,生態環境整體上向好發展。同時,相關部門還拆除了垂直人工化的湖岸,替代以自然過渡的石塊和緩坡,并種植各種水生植物,這些舉措使得淺水區的水生植物得以恢復,多年未見的水草床出現在湖畔淺水區和內湖之中,一時間水質清澈見底。可以說這些人工干預措施,對東湖的生態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
也許是水葫蘆(鳳眼蓮,外來水生植物,生活在水體表層)曾經在東湖泛濫形成了陰影,管理人員對任何茂盛生長的水草都心懷芥蒂,沒多久,東湖茂盛的水草(其實是苦草,生活在水體底層)就被清漂船打撈一空。由于沒有了水草床吸收富營養,水體中的營養鹽滋生了另外一種生物——藍藻。
管理區工作人員大量打撈湖底苦草。圖源/志愿者
果不其然,從2021年8月開始,東湖主要水體的沿岸,陸續出現了藍藻爆發的跡象。
為了消除藍藻,相關部門出動了大型無人機向水體中噴灑不明液體,大型無人機嗡嗡作響,驚嚇得水鳥都不見蹤影,噴灑的液體聞起來像是消毒劑、氯氣一類的物質。
(圖源:公開社交媒體)
據志愿者觀察,無人機噴灑藥劑后,湖內的藍藻數量并未明顯減少。這些藥劑對水質的污染卻是一個未知因素,對環境有何種影響,目前完全不清楚,藥劑拋灑過程既不公開也不透明。志愿者觀察到:在無人機起飛處,相關方拉起了警戒線,警告游客這是有毒物質。
該志愿者是一名大學老師,所學專業跟生物化學相關。志愿者分析,武漢東湖藍藻出現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水體的植被破壞;二是富營養化。如果水體中的水生植物群落正常生長,排入湖中的富營養物質,就會被植物吸收利用,通過食物鏈層層代謝形成底泥,水草床有天然高效的吸碳和固碳能力,水體也以可保持自我清潔或凈化。然而很不幸,由于科普的缺乏,在東湖,這類水草被錯誤劃歸成了會導致水體污染的植物。實際上,沒了水草床,真正瘋長的只有藍藻,長此以往,東湖必將成為藍藻的樂園。噴灑藥物即便短時期有效,長期來說不僅經濟上吃不消,還會產生毒副作用。
行道路面被過度固封,阻礙了樹木生長。圖源/志愿者
此外,該志愿者還反映了東湖景區存在的一些其他類似生態方面的問題,包括:1. 景觀區的行道樹周圍地面硬化、鋪裝路面面積過大,用水泥封殺地面,導致樹木根部失水失養,逐漸凋亡;2. 湖岸沿途的樹木上安裝了燈具,帶來生態區域的光污染,影響昆蟲繁殖交配,乃至無形中成為殺蟲燈,生態區域的昆蟲通常是特有種,不是什么蚊子蒼蠅一類,而是非常多樣的;3. 安裝的燈具,給古樹名木帶來傷害。照片中遠處落葉松幾乎每株都被安裝了偽裝成鳥巢的燈具;4. 人工噴藥頻繁。東湖綠道周邊人工種植的花花草草非常漂亮,但每周都有噴灑農藥的罐車光臨,味道刺鼻,影響游客身心健康。
希望這些情況能得到武漢有關部門重視,重新審視是否有必要通過無人機大面積噴灑藥劑的方式來治理藍藻,是否可以采用環境友好的生物防治方法,例如投放以藻類為食的鰱魚和鳙魚等生物措施,采用生物防治的方式治理藍藻。關于生態修復,中國綠發會曾提出四項基本原則,即(一)節約原則、(二)自然原則、(三)有限原則、(四)宏觀原則,希望相關部門在治理藍藻時予以遵循和借鑒。
整理/蟲二 審/橡樹 編/angel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