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周邊工廠大肆排污,保護區面積從7萬畝萎縮至3萬多畝;僅有兩名技術人員,卻要面對“水漲到哪兒,則管到哪兒”的管理困境……湖北長江天鵝洲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臨“內憂外患”,成為長江生態保護之困的一個縮影。(5月18日《京華時報》)
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對白鰭豚及長江江豚等鯨類動物進行遷地保護的棲息地,天鵝洲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大生態意義不言而喻。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被譽為“鯨類天堂”的自然保護區,卻一直在生態保護方面處于有心無力的狀態,這凸顯出當前的長江生態保護之困。
可以說,眼下保護區面臨的困局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對區域面積的“蠶食”。比方說,依據相關保護法規,在保護區的“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不允許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中的核心區還應禁止人類活動。然而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不說緩沖區和實驗區“風景依舊”,就連本應成為“禁區”的核心區,也依然是“車來人往”,不僅農副業生產“熱火朝天”,甚至不少工業項目亦頻頻“侵入”。
正是基于這樣的“內外夾攻”,保護區土地面積從近7萬畝遞減到而今的3萬多畝。這還僅止于“量”的層面,說到污染,更觸目驚心: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沿岸城市和工廠向保護區水源地長江直排污水量逐年增長,從2005年的296.4億噸增加到2014年的338.8億噸,其直接后果是保護區水質急劇變差,不少地方甚至被鑒定為四類、五類水。
應該說,保護區出現上述危機的背后,實是當地有關部門對生態保護的漠視。或許在當地某些官員眼中,維護生態遠不及地方發展現實,因而保護區實際處于一種近似“雞肋”的地步。譬如,偌大的生態監管區域,竟只有2名專業人員;堂堂的國家級保護區,甚至連監控設施也是空白,全憑“腳跑眼看”。又如,98年大洪水后,保護區上游修建起了堤防,阻斷了長江水的流入,讓保護區水源皆成死水。而在這種情況下,保護區甚至連至關重要的泵站也無管轄權,每每用水,總得大費周折。
而漠視導致的直接后果,則是對侵害行為的放縱。譬如,與生態保護息息相關的漁民安置,似乎力度太小,使其至今仍然“捕魚不止”。不僅如此,甚至對某些企業“入侵”保護區也是“睜只眼閉只眼”,放任其“爭地盤、排污水”。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的一次調查,僅長江中游的一個江段,“沿岸工礦企業的排污口報備的是一兩處,但實際上有好幾百處”。
眾所周知,長江天鵝洲豚類保護區擁有64科168屬238種植物及231種高等陸生脊椎動物,棲居其間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鰭豚和麋鹿,以及二級保護動物長江江豚,更是極其珍貴的“國之至寶”。然而,面對如此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再看看這般“有心無力”的保護區,究竟能保護些什么?
近期傳來一個好消息,今年保護區將添9名江豚新成員,從而使江豚總數接近70頭。也不知屆時迎接這些新生命的,是一任污染的江水、日益縮小的地盤,還是整改后面目一新的“生態天堂”,不妨拭目以待。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