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宣布每年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此后,先后舉行過一些相關的重要活動。例如,2013年國際水合作年,以及當前的“水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行動十年(2018-2028年)。旨在肯定科學的水資源管理和衛生措施是減少貧困、經濟增長和環境可持續性的關鍵。
水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資源,除了人體每日所需的飲用水,在目前新冠病毒流行的嚴峻形勢下,提醒人們勤洗手、認真洗手也是降低感染風險的必要措施。
設立世界水日是為了讓人們意識到水資源的珍貴,不能因為我們生活在發展較好的地區能夠安全用水,而忘記世界上仍有22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世界水日的一個核心重點是支持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6:到2030年為所有人提供水和環境衛生。
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水與氣候變化,以及兩者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優化水資源管理與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相輔相成,應通過更有效的水資源利用方式,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可持續發展。氣候政策制定必須把優化水資源管理放在行動計劃的核心位置。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題與IUCN的理念和方法不謀而合,IUCN長期推動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以維護和優化生態系統服務的方法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
水資源管理是NbS關鍵的一環,具體應用便是流域管理以及綠色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改善上游流域的生態環境,恢復林地與濕地,促進自然的自潔功能,能夠以更好的成本效益,替代部分現有的人工污水處理設施。
從2015年開始,IUCN與合作伙伴就在北京密云水庫流域上游開展“大城市水源地可持續保護-以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項目。北京是個嚴重缺水的特大城市,位于其東北部的密云水庫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超過30%的飲用水,推進水源地實地保護工作至關重要。
該項目通過保護森林、營建河流緩沖帶等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農村污染控制等,改善地表水狀況,并提升上游水源地的總體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通過這種方案,不但使生態環境得到了恢復和改善,也同時保障了居民獲取安全用水,表明優化水資源管理與提高氣候變化適應能力相輔相成。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