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漠河
剛出機艙,一道耀眼的白光刺得眼睛很自然地瞇成一條縫,鼻尖微微地感到生疼。緩緩下了飛機,感受那零下二十幾度的刺激。發現這里的太陽明朗透亮,雪也比我們所到的任何一處細膩亮白。從熱情的漠河導游口中得知,漠河機場每天只有一班飛機進出。這也是這里能保留如此空靈的環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汽車在白雪皚皚的大興安嶺的腹中穿行,透過車窗,映入眼簾的是白的發亮的雪原上,一大片一大片白樺林和松樹林,林木挺拔且修長。通過了解知道,即使是手臂這么粗的一棵,沒個三五十年也沒法長成,因為這里實在太冷,植物都只有半年的生長期,但是它們的生命力卻是極強的。就像這里的原住民,雖然寒冷的讓人害怕,可是他們還是在這里繁衍生息,熱愛著這一片屬于他們的冰天雪地,享受著這里的平和寧靜。
才四點多,太陽就躲進了云層里,車窗開始模糊結冰,即使在車里也明顯感覺到溫度在下降,忍不住套上手套、圍上圍巾。聽導游說,這里 1.8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只有十幾萬人口,主要以出口木材為主,沒有任何的工業產業。正是因為這樣,這里有“棒打狍子,瓢舀魚”之說。意思就是說沒有污染,水質空氣好,優良的環境利于野生動植物的生長,甚至一些珍惜的野生動植物也能在此發展壯大。
吃過豐盛的山林晚餐(蔬菜、魚肉都是“本”的),把自己包裹個嚴嚴實實,走在嘎吱作響的北極村鄉間雪道上,見不著一個行人,偶爾聽到一兩聲犬吠,也是溫柔沉悶的聲音。不經意抬起頭,滿天的星斗:獵戶座,天女座、大熊座、、、、、、、、從未如此清晰,感覺星云密布的天幕觸手可及。任寒流把呼出的熱氣在眉毛上結成兩道白條,一群人還是覺得不虛此凍。
在這樣一個夜晚,感受這安寧的小山村的祥和與空靈。美哉!